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平检要闻 > 正文
平检要闻

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围绕“五个坚持”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时间:2020-11-16 15:48:4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平凉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司法公开、服务发展大局”为统领,围绕“五个坚持”有效作为,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规划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近日,平凉市人民检察院以986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测评验收,自此,全市检察机关档案工作全部达到“省特级”标准。

一是坚持加强领导与健全体制同步,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执行效力。始终把档案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档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强化责任体系建设。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档案工作的研究部署、督查调度等工作。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由办公室负责全院档案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等综合协调服务工作,各部门负责部门内档案整理、初审、移交等事项,形成了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整体联动的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强化基础保障支持。注重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干警安排到档案管理岗位,办公室确定专职档案员2名,各部门分别确定兼职档案管理员1名,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坚持把档案管理经费作为年度财务预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予以保障,优先满足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院新“两房”建设中,克服经费缺口大的实际困难,对档案室建设优先安排、优先招标,做到了标准不降、设备不减。强化能力素质培养。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组织参加培训、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示范教练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在新档案室规划筹建期间,选派专人先后2次参加省市档案专题培训。注重日常教育,把《档案法》《保密法》和档案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列入全院干警学习计划,经常组织开展学习,广大干警档案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二是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全面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条件。严格按照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坚持严字当头,突出关键重点,全面优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高起点规划“一房三室”建设。新“两房”建设过程中,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省院领导专题汇报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市院指派专门工作组对周边党政机关和检察机关档案管理先进经验进行了学习观摩,市院党组多次讨论修改档案室建设方案,按照“功能完善、适度超前、配备齐全”的思路确定了档案室硬件配备方案。建设过程中,邀请省院、市委档案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紧扣精细化、安全化、智能化的要求,对档案室“一房三室”建设规划设计进行了实地指导。高标准配齐设施设备。结合新“两房”建设,投资135万元建成了168㎡高标准档案室和查阅室、数字化加工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功能室,内设智能密集架32列320组1920节共239m³按要求配备了专用计算机、高速扫描仪、消磁柜、多功能一体化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26件(套),处于全市先进水平,较好保障了各类档案保管、查阅需求。按照“十防”(防盗、防火、防光、防高温、防潮、防震、防虫、防鼠、防尘、防污染)要求,配套安装了环境监控、消防辅助报警、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环境数据发布等系统,各类防护设施运行正常,纸质档案保存品质良好。高效率修订管理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通过,按照“突出时代特色、符合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及时修订完善《平凉市人民检察院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信息化制度》《平凉市人民检察院档案管理办法》《平凉市人民检察院档案室、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依据标准。

   三是坚持业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齐抓,全面推进管理水平优化提升。紧密结合检察工作需求和档案形势发展,重点在精细化和科学化上下功夫,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单位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着力构建门类齐全、排列有序、编目规范、查询便捷的档案管理体系。准确界定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根据司法改革后职能定位和内设机构变化,对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进行了重新划分报批。按照诉讼、文书、会计、音像、科技、技术、实物等7个类别,及保管期限长短,对全院现存1950年至1968年、1978年至2019年各类档案共6755卷(盒)85.74万件(份)进行了分类整理、分区上架。构建完整检察档案体系。严格按照各类档案质量要求,补充技术档案空白,完成所有档案立卷归档工作,共整理上架文书档案1290卷(8.57(份),诉讼档案4223(盒),会计档案790(册),科技档案44卷,技术档案252卷(盒),音像(照片、录音、录像)档案280),实物档案104件,检察志、检察业务汇编26本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坚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智慧检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室藏9800件、30万张文书档案、照片档案进行扫描,完成了永久卷(含60年卷)和部分30年、10年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数字化副本。积极与全省检察机关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挂接,初步实现了案卷检索查询及档案数据在系统内的资源共享。

四是坚持开发利用与检察业务互促,全面发挥档案资源服务效用。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坚持主动利用与被动利用双向发力,广泛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全院各项工作服务。在研发内容上注重精准实用。坚持把档案研发利用作为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促进检察业务的重要手段,聚焦“精、管、用”这一目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不断扩大收集、编研范围,全面完成了“全宗介绍”“院史沿革”“大事记”“基础数据”“制度汇编”“岗位职责”“案例选编”“利用效果事例选编”等多个门类的编研材料,以干警王宏出版发行的案例合集《情人、仇人、罪人》为代表,初步形成了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化、富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在研发方式上注重融合创新。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近年来共编发《平凉检察》123期,2019年度承担省级立项重点课题3项,完成检察业务研修成果64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理论文章13篇。结合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积极发挥媒体矩阵效应,邀请省市媒体记者举办维护民企权益、公益诉讼、扫黑除恶等专题新闻发布会及“检察开放日”活动30余场次;2019年以来通过融媒体平台推送检察宣传信息近10万余条,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504条,其中六盘山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典型事例在《检察日报》《甘肃法制报》头版和《甘肃日报》报道。大力推进阳光检察,及时公开程序性案件信息2340条、发布重大案件信息631条、法律文书1259份。在研发成效上注重整体提升。近三年来,档案室先后接受全院资料查询2180余次,为案件办理、文字稿件撰写等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真正发挥了资料库、数据库、智囊库的作用。在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机制方面,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印发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在创新为民服务司法保障方面,从依法加强保护、提升保障质效、注重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25项办案规范性要求;在围绕新监督格局推进检察改革方面,按照“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主动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2019年共发出高质量检察建议908份,研发成效有力推动了全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院史荣誉室扩规重建步伐,通过历史荣誉和实物档案的全面展示,丰富检察文化,彰显厚重底蕴,增强广大干警的历史认同感、事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进一步激发投身检察事业的工作热情。

五是坚持补足短板与建章立制共进,全面巩固提升典型创建成果。通过开展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把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抓长抓长、做优做精。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对党和国家事业、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如一的把检察档案工作放在全市检察事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推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档案管理各项措施,持之以恒抓巩固、抓完善、抓提高,全力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劲头不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补齐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即知即改,销号管理同时,充分学习借鉴省、市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探索创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果。及早谋划部署2020年度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引导各部门出实招、求实效,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更优的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探索建立了档案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把在“省特级”创建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加以制度化,持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使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创造的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强化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定期维护检修,优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着力开创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