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推进会召开,平凉市院以《围绕“四个着力”全面提升刑事抗诉质效》为主题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平凉市院全面、准确把握“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总要求,在尊重办案规律、监督必要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扭转“重起诉、轻抗诉”的办案理念和片面追求抗诉成功率、以二审法院是否改判作为审查标准的办案观念,牢固树立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以有错必纠、严格履行审判监督职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刑事抗诉工作新观念,将刑事抗诉作为进行审判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强化监督效果的重要内容,刑事抗诉案件质量连续多年稳步提升。
一、着力完善机制,在筑牢制度保障上下功夫
从“不会抗、不敢抗”着手,把抗诉工作作为提升案件质量,彰显法律监督价值的重要途径。一是完善提抗案件市级院同步审查机制。在认真研判总结近年刑事抗诉案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抗诉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县(市、区)院拟依法提出抗诉案件,在提出抗诉前5日内将相关材料报市院同步审查,与市院刑检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后经县(市、区)院检委会讨论决定,有效防止了基层院抗诉的随意性,确保抗得准、抗得赢,全市抗诉案件数量和质量连续两年有较大提升。二是建立抗诉一体化审查机制。强化一审判决审查工作,以案管大数据、检答网等平台为依托加强类案对比,以案件评查、文书评比加强条线监管,着力解决抗源“流量”,通过在人民法院设立审判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下级院自查发现和上级院监督互补,将抗诉案件审查关口前移,对抗不对、抗不准、抗不赢的案件加强类案指导和说理。三是实行抗前沟通汇报研判机制。针对办案力量弱、办案经验少等问题,对拟抗诉案件提前研判指导,市院包片联系人在抗点寻找、释法说理、办案谋略等抗诉意见提出和监督技巧方面与原办案人提前商议,对重大疑难复杂抗诉案件,注重发挥检察官联席会议、分管领导讨论把关作用,群策群力,逐抗点进行讨论分析,为承办人提供参考。
二、着力抗点把握,在提升监督成效上做文章
以有罪判无罪、数罪判一罪、量刑畸轻畸重、适用缓刑不当和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等相关案件为重点,根据个案实际,找准案件“抗点”。在抗点寻找提出上推行“三步走”,即:第一步,客观全面分析争议问题;第二步,对照问题逐一指出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判决结果方面存在的不当之处;第三步,从法律规定、刑法理论、规律常识等方面逐一说明论证。以合理、合法、精准的抗诉理由赢得二审法院认同,防止片面强调原公诉机关的正确和原审法院判决的错误。同时,注重依托数字赋能,大数据模型强化“类案监督”,全力维护司法的统一和公正。
三、着力协同联动,在凝聚工作合力上见实效
多方听取意见,共同探讨案件疑难点和分歧点,通过沟通会商解决疑惑、促进共识。一是发挥检察工作一体化优势。部门之间,不断完善刑事与民事、控申之间的线索双移送、结果双反馈机制,对民刑交织案件、控告申诉案件加强全面审查,对可能存在抗点的案件双向移送,避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条线上下,市院主动邀请基层院办案人说明汇报、协商讨论,增强市院办案人员支持抗诉的内心确认。二是实行踏勘案发现场、证据核实调查、侦查机关交流“三必须”。案件移送前,主动与市级法院、公安共同研讨,统一执法司法尺度,聚焦重点、疑难、复杂问题,及时通报办案进展、召开个案协调会,用亲历性办案最大限度形成共识,减少司法摩擦。
四、着力全面审查,在夯实个案证据上履好责
针对实践中一些抗诉案件犯罪事实清楚,抗点准确、理由充分,但证据相对单薄,导致抗诉理由缺乏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持的案件,注重对案件“定罪”“量刑”两方面证据全面分析梳理,总结案件特点,对关键证据缺失、证明力薄弱、证据能力欠缺的问题,细致开展证据补强,通过以证据为“核心点”的串联,形成支持抗诉意见的“特殊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升抗诉案件审查办理精细度。
下一步,平凉市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落实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市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构建“三个体系”,以“求极致”标准推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全面提升刑事检察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