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信县检察院来了一对“特殊”的姐妹,姐姐边用手语比划着“谢谢”,边向检察官鞠躬,妹妹也连声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感谢他们帮自己姐姐打官司,让她脱离“苦海”,重获新生。
时间回溯到2023年2月初,燕子(化名)在妹妹小霞(化名)的陪伴下,向崇信县人民检察院递交了支持起诉申请,希望结束自己不幸的婚姻。“检察官,你们帮帮我姐姐吧,丈夫的冷暴力、婆家人的欺辱,姐姐一度都想轻生,实在是过不去下去了……”小霞激动的说着。
检察官吕丽娟在和小霞的交流中,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燕子自幼就听力残疾,是个聋哑人,2009年,刚满20岁的她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和同乡的朱某结婚,育有一双儿女,婚后丈夫长年在外打工,起初两人时常通过短信、视频交流,可随着时间推移,朱某态度越来越冷淡,燕子主动联系也常常被拒绝,偶尔回家也是吵闹不休,甚至拳脚相向,婆家人对燕子也是冷眼相待、欺负谩骂。燕子感到非常痛苦,一度向妹妹小霞表示自己不想活了。小霞偶然在广场的法治宣传活动中了解到检察支持起诉职能,便带着姐姐来到检察机关寻求帮助。
办案检察官当场受理了案件,深入燕子婆家所在的村委会,了解其家庭现状和政策扶持情况,为了稳妥处理案件,办案检察官吕丽娟决定“双管齐下”沟通和解,一方面与妇联工作人员对燕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消除思想顾虑,另一方面,联系身在外地的朱某参与“线上调处”,经协商,双方同意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方面都不愿“让步”,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怎么办?崇信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工作人员经讨论会商,决定打破“诉审分离”模式,把检察调解工作延伸到法院诉前调解环节,主动联系县司法局为燕子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协助收集诉讼证据,通过支持起诉“绿色通道”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诉意见,检法联合组织开展了诉前调解。在检察官与法官多番释法说理和疏导沟通下,双方最终“各退一步”,达成调解协议,这场十余年的情感纠葛画上了句号。
本案虽是众多支持起诉案件中的一件“小案”,却是平凉检察机关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生动诠释。据了解,去年以来,平凉检察依托“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帮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147件,为294名弱势群体挽回各类经济损失656万余元。
“弱有所扶,法润民心。民生无小事,我们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时,不是就案办案,一诉了之,而是因案施策,寻找帮助弱势地位当事人的‘最优解’,用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用高质量检察履职保障民生福祉。”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黄正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