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红牛”作为全国首个活牛类证明商标和“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222.77亿元,是平凉市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全市重点打造的三个百亿级产业链之一。今年以来,平凉市检察机关聚焦党委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平凉红牛”商标侵权违法行为,扎实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化协同保护,维护商标信誉,促进提升品牌价值。
平凉市院对“平凉红牛”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检察护企“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数字模型,收集全市“平凉红牛”证明商标许可主体、肉类经营主体、肉牛规模养殖场信息1万余条,比对排查疑似线索2条,同时联合市牛产业办公室和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发现主要存在未经许可使用、使用不规范以及超过许可使用期限等问题。市院初步调查后于2024年6月立案,并部署各基层院同步推进“平凉红牛”品牌保护公益诉讼工作。2024年10月,平凉市院与平凉市畜牧兽医局进行了磋商,提出书面磋商意见。期间,泾川县院深化“府检联动”,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加强行检衔接全力保护地方商标品牌工作机制》,在平凉红牛产业核心企业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设立了商标保护工作联络点,通过联合挂牌督办,定期走访调研,预警分析排查,不断提升商标品牌综合保护水平。
收到磋商意见书后,平凉市畜牧兽医局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平凉红牛”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规范化使用专项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6次,涉及企业53家,其中授权企业27家,侵权企业26家;下发整改通知书51份,撤销企业用标资格5家,终止企业用标1家;大力开展商标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涉及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市场主体规范使用商标的意识,引导消费者正确辨别和购买“平凉红牛”产品。至2024年12月,“平凉红牛”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企业已达79家。
下一步,平凉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紧盯网络营销侵权违法、商标备案管理、私屠乱宰等重点问题,持续做深做实“平凉红牛”品牌保护工作,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发展。